系统正在维护中,有的功能可能无法正常使用,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首页 \ 资讯列表 \ 资讯详情

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案例——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之一

1273 2019-9-17 14:04:19

案例导读

1.作为中国最早的16个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之一,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哪些风风雨雨?

2.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具有哪些特点?它是如何有力支持中国企业在埃及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

3.中非泰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是如何对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的经验教训进行系统总结的?泰达海外模式是什么?

 

********

 

1 企业简介

中非泰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非泰达”)成立于2008年,是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中非发展基金有限公司为推动“一带一路”先期成果、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建设而成立的,注册资金4.2亿人民币。中非泰达的经营领域是区域开发与房地产,并在埃及拥有埃及泰达投资公司、埃及泰达综合服务公司和埃及泰达特区开发公司等三家控股公司。

中非泰达的定位为现代化工业新城的开发商和运营商,从中国到埃及,从支持到服务,朝着“依托中国,起步埃及,面向非洲乃至世界的产业合作区和现代化新城的投资与运营商”的目标而努力。目前,中非泰达已经成功将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建设成为具有较高经济和科技水平的“生产+生活+生态+生命”四生一体的城区,帮助中国企业实现产业转移,促进埃及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12月,主要经营领域为区域开发与房地产、公用事业、金融和现代服务业,在区域开发与房地产领域,承担了天津开发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临港经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城区等区域和轨道交通Z4线、地铁9号线、梅江会展中心、津秦客运专线滨海站、中塘示范镇等重大项目的建设。

中非发展基金的成立,是中国政府在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宣布的对非务实合作8项举措之一,目的是支持和鼓励中国企业对非投资。中非发展基金于2007年6月开业运营,规模是50亿美元,由国家开发银行承办,外汇储备提供了资金支持。2015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再次宣布,为支持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实施,为中非发展基金增资50亿美元。基金总规模提升为100亿美元。

中非发展基金作为中国第一支专注于对非投资的股权基金,积极支持中非经贸合作,坚持“政府指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原则,重点支持非洲“三网一化”及互联互通、中国企业对非产能合作及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农业民生、资源开发和工业/经贸合作区等领域,有力促进了中国企业的对非投资。

2 合作区简介

2.1 发展背景

埃及横跨亚洲和非洲两大洲,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埃及的国土面积约100万平方千米,94%是沙漠,大部分国土位于非洲东北部,只有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属于亚洲西南部。埃及西邻利比亚、南接苏丹,东侧是红海并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相连,北面则是地中海。

埃及全国分为八大经济区,每个经济区有一个或多个省份,首都开罗是埃及的政治、经济和商业中心。根据2015年末的人口统计,埃及人口已经超过了9000万,是中东地区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非洲人口第二大国。

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是现在的埃及阿拉伯人并不是古埃及人,文化也完全不同,因为历史上埃及先后被波斯、希腊、罗马、阿拉伯、土耳其、英国征服。1882年,埃及成为英国的“保护国”。1953年6月18日,埃及共和国成立,并于1971年9月1日改国名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2011—2013年,埃及陷入动荡,直到2014年6月,埃及第四位军人总统塞西登台才结束了这种动荡局面,埃及开始努力重新成为阿拉伯世界的强国。

中埃两国于1956年5月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埃及是第一个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非洲和阿拉伯国家。2015年8月6日,埃及新苏伊士运河竣工,塞西总统发布总统令,启动建设苏伊士运河经济区,总面积达到461平方千米,将以运河周边的“六港两区”为依托,带动制造业、物流、海运、高新电子和电力等产业发展,打造一个世界级的经贸和物流中心。

埃及的这一发展规划,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高度契合,而且埃及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作为“一带一路”西端交会地带的地理优势非常明显。2015年9月,在埃及总统塞西访华期间,中埃两国政府签订了《中埃产能合作框架协议》,这将大大推动中国与埃及两国之间开展的国际产能合作。

2.2 发展历史

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的发展可以溯源到20世纪90年代。1981年10月6日,埃及总统萨达特在纪念“十月战争”而举行的阅兵式中被刺杀,副总统穆巴拉克接任总统。此后,穆巴拉克担任了20年的埃及总统,他对中国非常友好,先后多次访问中国,也一心要把埃及建设成为一个强国。

1994年,就在穆巴拉克总统第6次访华期间,因为感叹于中国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他决定亲自到中国的开发区去实地走访。中国政府安排他走访了天津经济开发区和上海浦东开发区,其中天津经济开发区给穆巴拉克总统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这里10年前还是一片荒滩和盐碱地,和他想开发的苏伊士运河西岸的环境非常相似。

1994年10月与1996年5月,穆巴拉克总统先后在朱镕基副总理和江泽民主席出访埃及时提出,埃及要在苏伊士运河西岸建设开发区,请求中国帮助埃及来运营这片区域。后来埃及政府在苏伊士运河西岸规划了3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划分为13个区块,明确提出在其中一个区块与中国合作开发。

1997年4月,埃及总理访华期间与李鹏总理签订了政府谅解备忘录,决定由中国提供经济特区的经验,帮助埃及建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中国政府则安排由天津市来完成这个国家任务。1998年5月,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前身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公司,在中国注册成立苏伊士国际合作有限公司,作为承担这一国家任务的企业实体。

埃及方面也要求苏伊士运河管理局、阿拉伯承包商、埃及银行、埃及国民银行等企业发起成立一家名为“埃中合营公司”的企业,专门负责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的建设。中国的苏伊士国际合作有限公司也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700万美元,在埃中合营公司中占股10%。

虽然有两国政府的大力推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双方的合作进展缓慢。2006年11月,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胡锦涛主席提出了支持非洲发展的八项举措,其中之一是要在非洲建立3~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天津泰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成功通过了2007年8月商务部组织的第二批境外经贸合作区招标,苏伊士经贸合作区跻身为中国最早的16个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之一。

2008年7月,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天津开发区苏伊士国际合作有限公司和埃中合营公司三方分别以75%、5%、20%的比例合资组建了埃及泰达投资公司,作为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的开发、建设、招商和管理的实施主体,注册资本金是8000万美元。

2008年10月8日,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中非发展基金,合作成立了中非泰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商务部批准,中非泰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替换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埃及泰达投资公司75%的股份,成为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的境内投资主体。与其他境外经贸合作区不同的是,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是以天津经济开发区的建设经验为基础的,它实际上具有中国的经济开发区“走出去”的性质。

2009年11月7日,温家宝总理与埃及总理共同为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揭牌;2012年8月底,胡锦涛主席在与到访的埃及总统穆尔西的会谈中,多次提及要稳步推进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等大项目的建设;在中埃两国建交6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于2016年1月21日同埃及塞西总统共同为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的扩展区揭牌。

2.3 合作区概况

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位于埃及苏伊士湾西北经济区,紧邻苏伊士运河,距离埃及开罗120千米,到埃及第三大港口因苏哈那港只有2千米,如图17-1所示。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的起步区面积1.34平方千米,扩展区6平方千米,远期规划面积20平方千米,是一个以工业项目为主、涵盖加工制造、物流、保税、技术开发、商贸和现代服务等产业,融居住、商业、金融等功能区为一体的国际化产业基地和现代新城。

起步区1.34平方千米已全部建成,土地售罄,开发建设累计投资1.05亿美元,建设了近8万平方米的12栋标准厂房、近4万平方米的综合配套服务区以及蓝领公寓、仓库、足球场、篮球场等公共设施。已完成水世界、恐龙世界、汽车世界和糖果世界等乐园项目的建设并已正式运营。截至2016年年底,起步区资产价值为1.53亿美元,吸引协议投资额约10亿美元,实现年销售额1.8亿美元,进出口额2.4亿美元。起步区投资企业以中国为主。

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扩展区为6平方千米,将建成一个以工业合作区为主,涵盖住宅、商业金融、物流、技术开发和现代服务的“生产、生活、生态、生命等四生一体”的现代化新城。

扩展区将分为三期进行开发,整体计划总投资2.3亿美元,计划吸引150~180家企业入驻,预计吸引投资额为20亿美元,实现年销售额约为100亿美元,为埃及提供约4万个工作岗位。

目前,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按照“服务是天职,投资者是帝王”的理念,提供“一站式一条龙”的配套服务:在企业入驻的各个阶段提供设立、注册、土地和建设等各类许可证的办理、生产前注册、运营许可证、清关、工作签证、生产许可证、接洽埃及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培训、行政管理培训、安保培训、市场研究以及装饰、维修、通讯、安保系统安装、维护等一系列的服务。

3 合作区建设

从1999年中方派出的人员第一次踏上的一片不毛之地,到今天的“一带一路”上新绿洲,至少两代来自天津的建设者们已经在这18年中付出了难以计数的心血。

3.1 进展缓慢

尽管在2011年辞职之后深陷争议,但当年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是急于向中国学习来快速发展埃及经济的。1999年,他在访华期间又专程到天津泰达开发区拜访。

随后,中方派出了懂阿拉伯语的员工,前往埃及开展工作。可能是因为同为文明古国,中国和埃及在思想理念、风俗习惯、商业意识、行为方式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使得接下来6年中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的建设工作举步维艰,可以说是进展缓慢。

当中方踏上这片土地时,还是真正的不毛之地,埃及军队刚刚将地雷排除干净,现场到处都是没及脚面的细沙,埃中合营公司推出了一条路,在路边盖了一座临时性建筑作为现场办公用房。

中方按照国内经济开发区的经验,这也正是穆巴拉克总统希望向中国学习的地方,首先提出要对双方合作开发的地块进行整体规划,制订分期开发建设的具体步骤。

当时,埃及方面还不能提供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的地质勘探资料,为此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公司在天津市聘请了一批开发区规划专家,进行规划设计和审查修改,第一批规划考察组也来到埃及进行现场勘查。天津泰达开发区设计院抽调全院精英,加班加点,赶在1999年12月底之前,比原先约定的8个月提前3个月完成了规划设计工作。

中方的建议是接下来就要做好道路、市政、水、电、煤气等基础设施,还要建设一些标准厂房和办公楼,为企业入驻提供方便;然后,等到企业入驻之后,再进行酒店、医院、学校等配套设施建设。

但是,埃方却认为,应该由入驻的企业自行兴建厂房和宿舍,这属于企业的生产设施。由于中埃双方的思想理念不同,启动方案出现了分歧,再加上当时中方在埃中合营公司仅有10%的股份,只有投票权,没有决策权,因此只能是提出一些建议而已。

埃方不同意中方提出的启动方案,但是中方也不希望项目因不能启动而搁置起来,因此,中方准备自己主动投入,在起步区投入资金兴建厂房,作为独立资产来运营。

因此,经过商务部批准,天津开发区苏伊士国际合作有限公司于2000年在埃及成立了埃中苏伊士置业公司,购买苏伊士特区7.6万平方米土地,准备开始建设6栋总面积为2万~3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为前来投资的企业提供经营服务条件。

中国政府向埃及政府赠款8000万人民币,中方用这笔赠款在第一栋标准厂房旁边又建设了一栋2层小楼,作为服务于经贸合作区企业的投资服务中心。

埃及的大风很厉害,也经常有沙尘暴。标准厂房是由中国的建筑企业施工完成的,建筑质量一直很好;而由埃及建筑企业建设的投资服务中心的屋顶却在大风中被掀开了两次,最后吹得无影无踪。

中方工作人员痛苦地发现,穆巴拉克总统迫切要学习的中国经济开发区的成功经验,很难得到埃方人员的理解。都说中国人急功近利,原来埃及人比中国人还要急功近利。埃中合营公司的四家股东都是埃及的大型国有企业,长期习惯于埃及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思维,他们总是首先考虑盈利与否,而且可能仅仅考虑盈利与否。

中方看重长远利益,看重多种业态共存,看重筑巢引凤,希望通过前期的巨大投入,建设高标准的合作区。所以中国的经济开发区前期都是做好“三通一平”(水通、电通、路通和道路平整)、甚至做到“七通一平”(还有排水、通讯、燃气、暖气等)。而埃方则认为中国人太奇怪了,怎么会这么傻,这样大把大把地砸钱,三五年内根本看不到回报。埃方问的问题总是:投资要多大?回报是多少?什么时候才能盈利?埃方推崇用推土机推出一条路,画上边界就可以卖地收钱的发展模式。

不但在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的建设上存在分歧,而且在政府政策制订、税收优惠等方面,中埃双方也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既然是特区,总要有其独特之处。当年朱镕基副总理多次给穆巴拉克总统提出建议,希望推动埃及人民议会制订专门的特区法,为特区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1999年9月30日,埃及政府发布了1999年第3757号总理决定,将苏伊士特区定位为新工业区。埃及人民议会几经争论,2002年6月,埃及政府才颁布《埃及经济特区法》,同年9月份,又颁布了该法的实施条例。2002年10月7日,穆巴拉克总统召开政府扩大会议,研究在苏伊士特区实施特区法的建议。2003年2月3日,埃及颁布 2003年第35号总统决定,宣布将苏伊士特区确定为经济特区。

《埃及经济特区法》实际上并没有很明显的突破,只是在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土地使用年限、土地使用租金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规定,实质上对经济特区没有多大的推动作用。

2005年,泰达又选聘优秀的年轻干部到埃中苏伊士置业有限公司挂职锻炼,一位财务工作人员被选中,据说是因为之前在土耳其观看肚皮舞时敢于应邀上台跳舞,有一股不甘落后的精神,领导认为这是开拓者必有的精神。这名年轻干部和其他两位同事到了埃及后,在半年时间内又建起了两栋标准厂房。此后,中埃双方都没有追加新的投资,主要的工作就是维护和运营。

尽管进展缓慢,中方并没有放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很微小,但还是在埃及扎着根,就像沙漠里的骆驼刺,有着极强的韧性。

3.2 抓住机遇

2006年11月3日,中非合作论坛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领导人和48个非洲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出席。在友谊、和平、合作、发展的主题下,北京峰会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07—2009年)》两个成果文件,确立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北京峰会的成果之一就是胡锦涛主席宣布要在非洲建设3~5个经贸合作区,商务部随后开始了面向企业的招标工作。而在第一批招标中,或者是由于商务部不了解情况,或者是由于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过于低调,结果是天津泰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阴错阳差地错过了第一批招标。

现在的中非泰达名誉董事长(时任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抓紧时间向天津市委书记作了工作汇报,市委书记了解情况后亲自向商务部部长写信,希望商务部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列入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

天津方面的努力起了作用,2007年7月,商务部给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发了《关于参加商务部第二批境外经贸合作区投标的通知》。当时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参与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的团队人员很少,但是为了扭转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的困难局面,大家下定决心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将项目上升到国家层面。

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聘请了一家咨询公司负责规划,大家分头开展市场调研、产业定位、形势分析等方面的工作,还专门调了现任中非泰达董事长来负责经济测算工作。整个团队在近两个月的时间中加班加点,做了大量投标准备工作。因为投标文件要盖上千个公章,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机要室的印章都用坏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年11月,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收到通知,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在商务部顺利中标。

3.3 建起绿洲

2008年10月,中非泰达成立伊始,就开始面向全国招聘合作区运营急需的各类人才,搭建起由10名年轻人组成的一个新团队。

经过简单培训之后的团队成员来到埃及,看到苏伊士经贸区1栋2层小楼、3栋标准厂房,最大的感觉就是与中国的反差太大了,团队首先要解决的是吃饭问题,因为周边20千米范围内没有一个饭馆。团队说干就干,在3个月之内就盖了一个食堂,还专门聘请了一名中国厨师。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准备迎接要在埃及召开的2009年中非论坛部长级会议,温家宝总理将前来为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第一个中国与非洲合作开发的经贸合作区揭牌。

中非泰达计划在温家宝总理到来之前建设3栋厂房、1栋8层的写字楼、1栋8层的四星级酒店、2栋白领公寓,以及配套的基础设施、景观、绿化等。也就是说,3名工程管理人员要管理好7万平方米的在建项目和6万平方米的基础设施和景观项目。

在短短一年时间内,要完成前期规划、工程设计、施工图设计,还要找到合适的埃及建筑公司进场施工,工期非常紧张。中非泰达只能安排建筑公司每天从早到晚两班倒赶工期,而中非泰达的工程管理人员只能昼夜连轴转。直到2009年11月6日晚上将近12点,温家宝总理与埃及总理前来揭牌的前一天晚上,那栋写字楼的最后一块玻璃才安装到位。

赶时间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如何管理好埃及的建筑工人。当地的建筑工人管理非常让人头疼:

l  干活拖拉。中国工人一天能干好的工作,在埃及需要2~3天,而且不愿意加班赶工。

l  工作随性。没有原因就旷工,没有任何规矩可言。

l  没有安全意识。不但不戴安全帽,还可能穿着拖鞋或光脚就在脚手架上上上下下。

l  没有标准图样,没有标准施工规范,中非泰达的工程管理人员必须帮助埃及建筑工人明确施工规范、安全管理须知、施工方法。

中非泰达的工程管理人员只能是手把手、一点点、非常耐心地教会埃及建筑工人,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埃及建筑工人被中方人员的付出所感动,双方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当2011—2013年埃及发生动荡时,这些埃及建筑工人挺身而出保护中国兄弟们。

2009年底,中非泰达在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园完成了6000万美元的投资总额,建设了5栋标准工业厂房,泰达商务酒店、综合服务中心大厦、白领公寓的建筑面积超过了4万平方米,绿化的苗圃面积也有1.5万平方米。一座绿洲出现在埃及荒凉的沙漠中。

 


案例章节选载对照表

17.1 企业简介

17.2 合作区简介

17.2.1 发展背景

17.2.2 发展历史

17.2.3 合作区概况

17.3 合作区建设

17.3.1 进展缓慢

17.3.2 抓住机遇

17.3.3 建起绿洲

17.4 合作区招商

17.4.1 艰难起步

17.4.2 巨石入驻

17.4.3 政策支持

17.4.4 招商成果

17.4.5 招商体系

17.5 合作区运营

17.5.1 逐步优化

17.5.2 服务内容

17.5.3 运营特色

17.5.4 泰达海外模式

17.6 经验教训

17.6.1 国家层面

17.6.2 企业层面

专家观点

延伸阅读



案例全文详见周啸东主编:《 “一带一路”大实践——国际产能合作经验与教训》,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版。

 

选编说明:

案例中心为学员提供学习、思考和演练的素材与线索。

企业培训有很强的目的性,最终落脚点是要让学员和企业见到“实效”——帮助学员提升认识能力和实做能力,帮助企业实现业绩改善和管理提升。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案例研究和案例教学自然在线上线下教学中占有很重要地位。本栏目选发的案例,主要来自基业长青培训教学实践。限于知识产权保护和篇幅等原因,案例均为节选,我们标明了出处以便学员深入研习。